团聚与回忆
唐妮

在接近退休之年,金秋十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小学好朋友刘阳的通知,周末小学同学聚会,我们班4-6年级班主任谭老师也来,我很兴奋,当时虽身在外地出差,也尽可能赶回来参加了。

  • 聚会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任爱东、唐妮、刘阳、林定北, 后排:右二方志、
    右四 蔡静、右五 邹紫金、右六 杜爱萍 (注名的都是新华社的孩子)

自从1966年因文化革命而让我们这些面临中考的小学毕业生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停学弃考、放羊回家后,46年来,我除了与幼儿园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刘阳和紫金偶有联系外,与其他同学不仅没有联系,当时班里同学的名字和相貌也都模糊和淡忘了。

参加这次聚会的是我们南沟沿小学66级的三个班同学,我们二班的同学来了十一、二位。尽管46年未见,但只要说到名字,每位同学当时的样子就会立即闪现在脑海中。毕竟还是新华社的孩子之间更熟悉:刘阳还是那么风度翩翩、神采奕奕;紫金还是那么笑容可掬、热情有礼;任爱东比小时候文静了不少;曾经跟我是一个学习小组的蔡静看上去还是当年那种执着的性格;杜爱萍基本未变样。孔祥彤比原来更老成稳重了,仍旧保持着班干部的风度;王育还是那么安静。全班只有两名男同学参加聚会,一个是曾经跟我同桌的商进财,还是那咪咪的眼睛,圆圆的脸,一脸的福相;另一个是崔连生,他是我唯一记不得当年样子的同学。但是崔连生对当年很多事的回忆却是最清晰的。遗憾的是,谭老师因腰不好,未能前来参加聚会。

从当年十几岁幼稚的小学生,到今天已步入老年的我们,能够在近50年离别后团聚,真是不容易。这些年来,我们目睹和经历了疯狂和摧残的文化大革命、亲身实践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数十年,每个人都积累了很多人生的经验与教训。然而,大家聚到一起,并没有特别的相互过问曾经的经历,而是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当年我们在一起学习时的很多往事。谈论最多的则是我们的谭老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尽管是碎片式的回忆,但却勾勒了谭老师当时作为我们班主任时对我们辛勤付出的优秀教师形象,体现出谭老师在我们每一个幼小心灵中不可抹去的印象。今天我们得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在小学期间受到德智体良好教育所打下的基础,得益于当时老师们、尤其是谭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培育。

我们都没有忘记,谭老师虽是我们的班主任,但他既教算术,又教语文,而且教得很好,使我们班的成绩总是在年级中最好。从四年级开始,谭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经常从其他学校找到很多数学难题,不辞辛苦的一遍遍的写满黑板,让我们不停地做题。每天谭老师都要抄好几个黑板的题让我们做,写满了再擦,白粉笔沫落满老师一头一身。我们则聚精会神、争分夺秒的算题,连课间常常也不休息。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他教给我们自己发明的数学演算法。由于我按照谭老师演算法的逻辑又做了小小延伸,谭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并赠送了我一本“高等数学”的书。为了提高我们的语文作文水平,他鼓励我们多读书,并建议我们随身携带小本子,随时记载好的词语。对我们的作文,他回家后逐一认真批改,从不敷衍。他常常挑选同学中的优秀范文在班上讲评,王新华、房朝等同学的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推荐。他注重我们的书写,常说,字如其人。谭老师本人练就一手好字,他买了很多柳体字帖让我们临摹,要求我们平时没事时多练字。对于作业,他要求必须书写工整、书面干净,为此,他建议我们左手戴着白手套写作业。谭老师的严格要求使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鼓励给我们增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学业。六年级毕业前,他找同学逐一谈话,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给我们报考中学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只可惜文化革命的风暴把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冲为泡影,我们的小学基础教育也永远的停在了那个时点和水平上了。

我们还没有忘记,谭老师非常注重同学们的品德教育。他到每一个同学家中去家访,了解我们的家庭情况和思想情况。为了让班上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条件的同学更加融合、相互了解,他有意的拆散了原来我们新华社孩子们组成的学习小组,把我们编到了条件较差的胡同同学家里的学习小组去体验。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逐步的了解社会的不同境况,懂得要尊重与我们生活不同条件的同学,并从这些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身上学习我们所不具备的东西。同时他还注重发现和鼓励我们每一个人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记得有一年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都带了面包和鸡蛋等当午餐,我则因为父母下班晚未能买到面包而带了我妈妈专门做的麻酱饼。谭老师见后不仅在班上表扬我艰苦朴素,还让校长在学校表扬了我。这点点滴滴的引导都对我们之后的成长潜移默化的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也没有忘记,在小学校舍破旧、条件很简陋的情况下,谭老师总是身体力行,为我们改善条件:冬天,他很早到教室生炉子;窗户纸被吹破了,寒风嗖嗖而入,他就跟我们一起做浆糊把窗户糊好。每天清早,他带着我们绕学校先跑一圈,热身之后才进教室上课。他做过胃部部分切除手术,身体不很好,常常带病上课,很少缺课。记得有个别同学不认真学习,谭老师就撩开衣服,让同学们看他满是拔罐红印的背脊,同学们都感到,不好好学习,都对不住老师。

为了我们,谭老师付出了很多。我们每一个同学也为有谭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幸运和自豪。但是这么多年,我们却与谭老师毫无联系。大家的回忆,让我萌生了应该去看望谭老师的愿望。在找到谭老师的联系电话后,我先与谭老师通了电话。让我欣喜和惊奇的是,我一说姓唐,他不仅马上说出我的名字,还一口气说了我们班好几个同学的名字,并说对我们印象很深,很愿意我们去他家看他。

那天,我约了刘阳和紫金到他家。刚到楼下,就听到谭老师在楼上喊我的名字。四十多年未见,谭老师比原来更精神了:高高的个子、满面红光、精神抖擞,嗓门洪亮。在他那并不宽敞但却非常干净整洁且有品味的家里,谭老师热情地招待我们,并给我们讲述了他一生从教的经历和当时对我们班的印象。我们的思绪也随着谭老师的话语沉浸在儿时幸福的回忆中。

让我们惊奇的是,四十多年过去了,谭老师教了数不清的学生,他居然对我们班的同学有那么深的印象,他不仅能清楚地说出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名字和各自的特点,甚至连我和刘阳的家长都能记得,而且还提到班里淘气的同学。他问我们是否还记的他教给我们的数学演算口诀,接着就像念顺口溜似的背了出来。他告诉我们,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不仅总是在年级中最好,而且在区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几次期末考试都超过了实验二小的成绩。他很为我们班自豪,校长也对我们班期望很高,但也很为我们班可惜。他说,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耽误了我们的学习,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会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听谭老师这么说,我们自然非常高兴,但是在当时,我们只是努力学习,,对于要考上什么好学校,想的并不多。看来当时老师比我们的压力还大呢。

谭老师告诉我们,他没有大专教育学历,因此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为在我们班教得好,而常常引起其他老师的嫉妒。在小学任教几年之后,他就到中学任体育教师了,直至退休。他说,他所在的班级和学校,总是能拿到体育奖项,学生们也因为他体育教得好,而提高了体育成绩。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论他教什么,只要他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教学,就一定会使学生们受益,并赢得学生们的敬佩。

我们很幸运,在我们接受小学基础教育时,遇到了像谭老师这样敬业和有责任心的老师。他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教师的形象,让我们这些幼苗吸收健康的营养;他的教育和引导使我们得以德智体全面发展,让我们一生受益。

2012年11月3日

[ 关闭窗口 ]